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网
计算机 JAVA 电子信息 单片机 机械机电 模具 土木工程 建筑结构 论文
热门搜索词:网络 ASP.NET 汽车 电气 数控 PLC

纯电动小区自装卸垃圾清运车的设计(含CAD图,STP三维图)

以下是资料介绍,如需要完整的请充值下载.
1.无需注册登录,支付后按照提示操作即可获取该资料.
2.资料以网页介绍的为准,下载后不会有水印.资料仅供学习参考之用.
  
资料介绍:

纯电动小区自装卸垃圾清运车的设计(含CAD图,STP三维图)(论文说明书11000字,CAD图纸7张,STP三维图)
摘要
节能环保已经逐渐发展为一个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小区垃圾清运车也不得不加快朝着更节能、更环保和操作便捷发展的步伐。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纯电动自装卸垃圾清运车已逐渐成为市场发展的必然,本文将展现一种具有纯电驱动、自动装卸的垃圾清运车结构设计。
通过分析多连杆式提升机构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举升自卸机构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设计出能很好地实现纯电驱动,垃圾的自动填装、垃圾的自动倾倒、箱体的封闭等功能的纯电动自装卸垃圾清运车。结构设计在三维设计软件中进行,更直观清晰地展示表达。
关键词:垃圾清运车,纯电动,自动填装,自动倾倒,封闭箱体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分析自装卸垃圾车的自装卸装置结构组成、工作原理、运动工况来进行结构设计,并通过三维制图软件建立自装卸装置,完成3D模型,并建立封闭结构箱体,重新设计出一种电动车与清洁车相结合,既具有自卸,自装功能,又具有密封结构的后车厢的清运车。
具体工作如下:
1)    分析自装卸垃圾车的多连杆式提升机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运动工况。

[资料来源:THINK58.com]


2)    分析自装卸垃圾车举升自卸机构的结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
3)    构建3D模型,实现自装卸装置以及密封箱体的结构设计。

自装卸装置的工作原理
自动装卸式运输车的整体结构进行了合理设计,能自动装卸垃圾,工作效率很高,上装结构进行了轻量化设计,运载量大,封闭性好,具有安全、节能、环保等优点。本章将详细分析自装卸装置的工作原理。
多连杆式提升机构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连杆式自动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如图2.1所示。提升部分主要由液压油缸、摇臂、连接杆、侧装举升顶爪、平衡架、摇杆、滚轮及主导向滑轨等部件组成。
  [版权所有:http://think58.com]

纯电动小区自装卸垃圾清运车的设计(含CAD图,STP三维图)
纯电动小区自装卸垃圾清运车的设计(含CAD图,STP三维图)
纯电动小区自装卸垃圾清运车的设计(含CAD图,STP三维图)
纯电动小区自装卸垃圾清运车的设计(含CAD图,STP三维图)
纯电动小区自装卸垃圾清运车的设计(含CAD图,STP三维图)
[资料来源:http://www.THINK58.com]

纯电动小区自装卸垃圾清运车的设计(含CAD图,STP三维图)
纯电动小区自装卸垃圾清运车的设计(含CAD图,STP三维图)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 -
1.1课题背景    - 1 -
1.2 国内外现状    - 1 -
1.3研究意义目的    - 2 -
1.4本文主要工作    - 3 -
第二章 自装卸装置的工作原理    - 5 -
2.1多连杆式提升机构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 5 -
2.1.1多连杆式提升机构结构分析    - 6 -
2.1.2多连杆式提升机构运动分析    - 8 -
2.2举升自卸机构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 10 - [资料来源:http://www.THINK58.com]
2.2.1举升机构的结构形式    - 11 -
2.2.2 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12 -
2.3本章小结    - 13 -
第三章 垃圾清运车总体设计    - 14 -
3.1 动力传动装置及底盘的设计    - 14 -
3.2 多连杆式提升机构的设计    - 15 -
3.2.1 主导轨的设计    - 15 -
3.2.2 举升顶爪的设计    - 15 -
3.2.3 液压油缸的设计    - 16 -
3.2.4 举升顶板的设计    - 16 -
3.2.5 平衡架的设计    - 17 -
3.2.5 连接杆的设计    - 18 -
3.2.6 摇臂的设计    - 18 -
3.2.7 多连杆式提升机构的整体结构    - 19 -
3.3 举升自卸机构的设计    - 19 -
3.4 封闭式箱体的设计    - 21 -
3.5 纯电动自装卸垃圾清运车的整体结构    - 21 -
3.6本章小结    - 22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23 - [来源:http://www.think58.com]
4.1结论    - 23 -
4.2不足与展望    - 23 -
致谢    - 24 -
参考文献    - 25 - [来源:http://think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