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四轮山地自行车的机构设计(含CAD装配图)
1.无需注册登录,支付后按照提示操作即可获取该资料.
2.资料以网页介绍的为准,下载后不会有水印.资料仅供学习参考之用.
密 惠 保
小型四轮山地自行车的机构设计(含CAD装配图)(任务书,论文说明书13900字,CAD图1张,答辩记录表,答辩PPT)
摘 要
机动车数量的激增使中国的交通系统面临巨大压力,车尾气的大量排放使得环境污染日益加剧,整个社会面临着重重矛盾。推广使用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是缓解上述矛盾的一种方法;同时,经济的发展使得城乡居民对于生活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懂得享受生活,慢慢的选择健康体魄又能愉悦身心的自行车运动方式。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人类的环保意识逐日提高,对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近几十年来,我国再次为自行车的开发和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这次我设计的是小型四轮山地自行车,主要特点是有良好的平衡和减震作用,我们先采用了UG NX.10画图软件画出它的个个零件从而得到装配图,然后做出模型进行机构的认定。
小型四轮山地自行车开发的投资力度,商品化步伐需要加快。虽然小型四轮山地自行车还没有普遍使用,能源和行驶里程的研制方面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还未能尽如人意。但是小型四轮山地自行车有美好发展前景。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在走过了漫长而艰难的发展历程之后,小型四轮山地自行车正面临着重大的技术突破,有望成为21世纪的重要游乐方式。
[资料来源:www.THINK58.com]
关键词:小型;四轮;山地;自行车;机构;
四轮自行车的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自行车的车架,把手,轮胎,脚踏,刹车,链条等25个部件中基本部件缺一不可,其中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它所承受的重量最大,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点大致可分为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
自行车整车主要包括:车架、导向系统、传动(驱动)系统和安全装置四大部分。车架是构成自行车的最基本结构体,为自行车的主体和骨架,其他部件均直接或间接地安装在车架之上,因此车架是自行车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导向系统:由前轮、前轴、前叉、车把等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通过车把来改变行驶的方向并保持车身平衡。
传动(驱动)系统:由后轮、后轴、飞轮、链条、曲柄、脚蹬、中轴、链轮等部件组成,脚踏力是通过脚蹬、曲柄、链轮、链条、飞轮、后轴等部件传动,使自行车持续前进。通常飞轮以内螺纹旋转的方式固定在后轴右端,同链轮保持在同一平面,并通过链条与链轮连接在一起,组成自行车的驱动系统。中轴部件的左右曲柄上装配脚蹬部件,脚踏部件是将平动力转化为转动力的装置,骑行自行车时,脚踏部件首先获得脚踏力,之后由脚踏轴转动曲柄,牙盘,中轴,链条和飞轮,从而后轮转动,使得自行车不断前进。 [来源:http://think58.com]
制动系统:它由车闸部件组成,骑乘者可以随时操纵车闸,使行驶的自行车减速,停使,确保行车安全。
安全装置:主要包括制动器,车闸车铃、反射装置、车灯等,确保行车安全。
在组成自行车的零部件中,车架是构成自行车的最基本结构体为自行车的主体和骨架,其他部件均直接或间接地安装在车架之上。车架的结构类型多样,现行车架材质主要有钢铁、铝合金、碳纤维、钦合金、坑合金、镁合金等。车轮的组成包括金属轮圈,橡胶外胎,车轴(花鼓)和辖条,一般福条和轮圈均采用合金或不锈钢,车轴多使用镀镍黄铜,外胎一般为轮聚氨泡沫、橡胶等。通常飞轮以内螺纹旋转的方式固定在后轴右端,同链轮保持在同一平面,并通过链条与链轮连接在一起,组成自行车的驱动系统
[资料来源:http://THINK58.com]
[版权所有:http://think58.com]
目 录
摘 要 I
1 绪论 1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四轮山地自行车研究动态及存在的问题 2
1.2.1国内山地自行车研究动态及存在问题 2
1.2.2国外四轮山地自行车研究动态及存在的问题 3
1.3 四轮山地自行车的选择方案 4
1.3.1方案一 4
1.3.2方案二 5
2 四轮山地自行车的概述及工作原理 6
2.1 自行车的概述 6
2.2 四轮自行车的机构分析,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6
2.2.1对四轮自行车的机构分析及特点 6
2.2.2四轮山地自行车的平衡原理 7
2.2.3四轮自行车的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7
3 四轮山地自行车链传动的机构设计 9
3.1 链传动特点及应用 9
3.2 链传动参数的选择 9
3.3 滚子链轮的结构和材料 10
3.4 链轮的失效形式 11
3.5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11
4 机构的认定 13
4.1 材料的购买并准备过程 13
4.2 模型的完成过程 14
4.3 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5
5 自行车的组装要求及操作方式 17
5.1自行车的安装注意事项 17
5.2自行车的试验要求 17
6 自行车维护 18
6.1传动系统的维护 18
7 总结与展望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2 [来源:http://www.think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