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网
计算机 JAVA 电子信息 单片机 机械机电 模具 土木工程 建筑结构 论文
热门搜索词:网络 ASP.NET 汽车 电气 数控 PLC

基于物联网的温湿监控设计(附硬件电路图,核心代码清单)

以下是资料介绍,如需要完整的请充值下载.
1.无需注册登录,支付后按照提示操作即可获取该资料.
2.资料以网页介绍的为准,下载后不会有水印.资料仅供学习参考之用.
  
资料介绍:

基于物联网的温湿监控设计(附硬件电路图,核心代码清单)(论文14000字)
摘 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和温湿度密切相关,各个行业生产高质量产品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于稳定和可靠的温湿度环境。可见,高效可靠地监控生产和储藏等环境的温湿度对人类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52单片机为核心,WIFI技术为通信手段的物联网温湿度监控系统,设计包括 STC89C52控制模块、按键模块、温湿度监测控模块、按键模块、显示模块、
报警模块、WIFI通信模块和上位机APP等。系统设置的4按键可以切换温湿度控制区间门限值;设置的DHT11传感器可以监测环境温湿度的实时变化情况;设置的4个继电器,以其线圈的吸合状态控制升温设备、降温设备、加湿设备和除湿设备的工作电源;设置的LCD1602液晶显示温湿度监测结果和控制区间门限值;设置的蜂鸣器输出异常提示信息;设置的ESP8266模块和APP软件同步显示实时的运行信息。在Keil4编程环境下,用C 语言完成湿度监控系统底层硬件电路的设计,在windows开发环境中使用Android Studio 3.0软件完成了APP软件的设计,最后焊接了硬件实物并对其实现的功能进行了测试验证。
结果表明本设计能测量出环境的温湿度数据,测量误差小于2%,可以在环境温湿度不在控制区间内时自动进整,并输出报警提示音。同时在手机APP和液晶上可以显示出温湿度的区间范围值。另外,通过按键或在手机上输入数据,可实时调整温湿度控制区间的上下限值。

[资料来源:http://think58.com]


关键词:单片机;温湿度监控;WIFI;APP

研究章节结构安排
第1章介绍了设计的背景与意义,并对国内外究现状进行分析。
第2章主要介绍了系统实现原理、系统的框架构成及硬件核心器件的选型。
第3章详细介绍了系统硬件的设计及实现过程,并给出硬件各功能模块的电路图和硬件整体电路图。
第4章详细介绍了系统软件的设计及实现过程,并给出软件各功能模块的控制流程和软件整体流程图。
第5章详细介绍了实物的构成及测试过程,对系统的温湿度监控功能、报警功能、联动显示功能和参数设置功能。进行测试,测试的进行了截图展示。
第6章对本文工作进行总结,并对设计将来的工作方向进行展望。
 
[资料来源:http://www.THINK58.com]

基于物联网的温湿监控设计(附硬件电路图,核心代码清单)
基于物联网的温湿监控设计(附硬件电路图,核心代码清单)
基于物联网的温湿监控设计(附硬件电路图,核心代码清单)


目  录
1 绪  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    1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2
1.3.1 研究内容    2
1.3.2 研究章节结构安排    2

[资料来源:http://THINK58.com]

2 系统整体方案    3
2.1 系统实现原理    3
2.2 方案设计    3
2.3 核心器件选型    4
2.1.1 主控模块选型    4
2.1.2 温湿度检测模块选型    5
2.1.3 显示模块选型    5
2.1.4 通信模块选型    5
3 硬件设计    7
3.1 主控电路    7
3.1.1 STC89C52芯片介绍    7
3.1.2 主控电路    7
3.2 按键电路    8
3.3 温湿度检测电路    9
3.2.1 DHT11介绍    9
3.2.2 DHT11驱动电路    10
3.4 温湿度控制电路    10
3.5 显示电路    11
3.5.1 1602液晶介绍    11
3.5.2 液晶屏驱动电路    12
3.6 报警电路    13
3.7 通信电路    13
3.7.1 ESP8266介绍    13
3.7.2 WIFI模块驱动电路    14
[来源:http://www.think58.com]

3.8 电源电路    14
4 软件设计    16
4.1 主程序    16
4.2 按键程序    17
4.3 温湿度检测程序    18
4.4 温湿度控制程序    19
4.5 通信程序    20
4.6 显示程序    21
4.7 报警程序    22
4.8 APP软件控制程序    23
5 系统测试    25
5.1 系统测试    25
5.2 测试结果分析    29
6 结论    30
6.1 设计总结    30
6.2 未来展望    30
参考文献    31
致  谢    32
附  录    33

[资料来源:http://THINK58.com]